五大您該升級Wagner Tuning中冷的理由!
市面上的中冷百花齊放讓人不知道如何挑選,又怕挑到沒有牌或是品質差的產品,如果您想升級中冷卻有上述的困擾,給我閱讀一篇文章的時間,告訴您為何該挑選Wagner Tuning(WT)!
Caution! 本帖技術、知識含量極重,乃WT身為中冷專家的畢生精華,請小心服用!
1. 德國精湛工藝,完美直上
身為車型覆蓋率極高的中冷品牌WT,在開發、設計、生產一條龍皆為in house製造,同時身處在工業與汽車製造業聞名世界的德國,其技術與品質非常令人可信。
此外,WT在開發時皆會使用3D掃描安裝空間、鎖點位置與週邊硬體相對位置,為的就是能夠找出中冷可用的加大空間,同時能夠完美直上!

2. 因應不同需求,開發不同等級的加大中冷
WT的加大中冷與原廠相比差距非常明顯,有效地增加散熱面積、容積與效率。

除此之外,WT考量到車主改動幅度不一,做出了依大小區別(Evo1, 2, 3)以及依等級區別(Performance, Competition)以因應各式需求。
如下圖為Porsche 911(997)的中冷,由右至左分別為原廠、WT EVO 1、WT EVO 2,可以看見WT EVO2的容積相較於原廠增大了77%!

而Competition(競技版)相較於Performance(街道版),設計上更加輕量化、也因工法的不同擁有更好的散熱效率(下一點介紹)。下圖為BMW車系中冷比較,由左上至右下依序為原廠、WT同為EVO1在Performance跟Competition的比較,可以看到流量相同,但競技版硬是直接少了2 Kg。

下圖為Performance跟Competition在正面與側面的差異,街道版因為跟撞風面成直角,風阻較大,會消耗部分撞風;競技版表面流線,撞風比較不會直接被擋住。

3. 競技版採用高品質Tube and Fin工法
造成中冷產品價格差異最大的核心原因,就是中冷生產的工法,中冷生產工法主要分為Bar and Plate以及Tube and Fin。
Bar and Plate
可快速大量生產、成本較低廉、產品重量較重、散熱效能較差。特點為厚重板狀結構,是最簡單能夠固定鰭片的方法,但更多的金屬不但增加了重量,行駛時間一長,也會變成蓄熱器導致散熱效能不好。
市面上大部分的中冷產品,大多是使用此工法,依據開發車型的安裝空間,跟工廠採購不同尺寸規格的Bar and Plate半成品,再來焊接適用車型的周邊管材就搞定,就成本概念來看,此種產品的價格理應相對低廉。
WT的街道版因應需求的區別,雖然也是採用此工法,但在製作上以及其他技術層面,可是來得更有價值!

Tube and Fin
工法複雜、各項成本昂貴、產品重量輕、散熱效能更佳。特點為進氣與排氣端直接焊上,架構更精緻,也因此更加輕量化以及增加散熱效能。
WT的競技版皆採用此工法製作,才夠對應消費者日後的動力升級,但相對的代價就是產品價格較高,施工上會較為繁瑣,但我們升級外觀看不到的中冷,不就是追求效能的極致嗎!

4. 超過20種散熱鰭片設計,以及氣流導引技術
相較於直條狀常見的散熱鰭片,WT擁有超過20種的散熱鰭片設計,務求在達到中冷最佳效能的同時,也不影響其他如油冷、水箱等部件的冷卻。

WT也在進氣孔設計出的氣流導引裝置,能避免進氣死角,盡可能充分利用加大中冷的空間。
5. 防護、保固與認證
WT中冷皆採用黑色防鏽塗裝,更加耐用。
每個WT中冷上頭都有一張防偽貼,上頭都有一個世界唯一的序號(英文大小寫亂碼與數字組成),WT在每個方面都希望能夠保護每一位支持的車友。

WT中冷也擁有德國萊因TÜV 認證、德國KBA認證、國際ISO9001標準認證。相較於來路不明的中冷,為了一時爽而擔心東擔心西的,WT絕對是讓你用的心安、用得更爽的選擇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