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CARO台灣之美 – 人文

臺灣的歷史至少可上溯至7,000年前。大約4,000多年前,南島語系原住民的祖先先後、陸續漂流到臺灣,成為目前所知臺灣最早的居民。而後就是歷史課本上所介紹熟悉的荷西時期、鄭成功、清朝、日據再到國民政府,豐富多元的歷史背景,造就了多彩多姿的臺灣文化。

在臺灣你可以看到原住民、本土以及中國文化,也可以欣賞到荷蘭、日本所留下的歷史古蹟。實際拜訪一遍,親身體會當時的時空環境吧!

艋舺龍山寺

艋舺(今萬華)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,而臺北第一名剎─龍山寺,就是當地居民信仰、活動、集會和指揮的中心。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,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,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。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,非常靈驗。所以信徒就在那個地方建立龍山寺,從西元1738年開始,到1740年落成。二百多年來,龍山寺經過多次的修建,整個結構是完整「回」字形,在傳統的寺廟建築中,是一種非常尊貴的佈局。

而在廣場上,可注意地板石材,其中切割較不整齊的部分,已有古老的歷史。前臺灣海峽又叫「黑水溝」,風浪很大,移民都用石板來壓穩船艙,以能安全渡海來臺,而這些石板,後來也就用來舖設龍山寺前的部分廣場。

迪化街十連棟

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的迪化街,最早有商店出現,是在西元1851年。隨時代演進,街景、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,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,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。

而在靠近台北橋下的北段,有一個令人駐足的地點「十連棟」,是十棟於日據時代採巴洛克式、紅磚塊建造之二樓房屋建築,於 1912 年完成,至今超過百年,由六大家族商號組成,為五家碾米廠「連瑞利」、「振豐」、「晉春」、「春發」、「林源益」及一家縫衣工廠「森元洋線」。在改建新大樓,仍保留舊屋「立面騎樓」部分建物,加以鋼骨補強整修完成,號稱「十連棟」,與新大樓並立更顯老屋的珍貴。

蓮池潭

蓮池潭周邊潭水因遍植荷花,在清領時期就名列鳳山八景,稱「泮水荷香」,現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與龍虎塔遠近倒映水中,而以「蓮潭夕照」聞名。

潭上亭台樓閣林立,當中的春秋閣建於民國42年為兩座宮殿式樓閣,前端有一尊騎龍觀音,關於此一騎龍觀音的由來有一傳說:觀音菩薩曾騎龍在雲端現身,指示信徒要依其現身之形態建造聖像在春閣與秋閣之間,於是有現今的騎龍觀音聖像。在春秋閣一旁也有著名的龍虎塔,塔身與九曲橋相銜,相映湖面。參觀龍虎塔有規矩,從龍口進,虎口出,這樣就能趨吉避凶,登上塔頂即能一覽蓮池潭美景全貌。

九份

九份隸屬新北市瑞芳區,相傳在陸路尚未開通之時,一切物資供給仰賴海路進行,由於村落中只有九戶人家,故對外採買時皆要求備妥「九份」,久而久之,人們便以此命名。

九份之發展過程可謂一段先民採金史,隨採金人潮的湧入而繁華,又隨採金事業的沒落而褪色。昔日繁華的老街、廢棄的礦坑、自成一格的礦區風光與淘金史,經由媒體的一再傳播,吸引了四方尋找靈感的藝術家尋蹤到此,嚮往復古的遊客也大量前來緬懷思古、細細品味這悲情城市中的有情天地。

Similar Posts